|
|
|
马渚位于余姚西部,距余姚城区11千米。东与阳明街道相邻,东南接兰江街道,南界绍兴市上虞市永和镇,西毗牟山镇,西北、北、东北连临山镇、泗门镇、朗霞街道。东西极距7.14千米,南北最大极距15.47千米。区域面积65.84平方千米。镇政府驻地渚山路。辖18个行政村,3个社区,常住人口逾5万,外来务工人员2.6万余人。浙江省中心镇。
马渚镇古为多水渚池,公元210年年,秦王南巡,屯兵渚山,饮于马潭,故得名马渚。自唐、宋设乡始,直至清代均属余姚县云楼乡。民国初始建制马渚乡,解放前已发展成镇。1950年辖区仅限于马渚镇近郊各村,1956年施张夏、奖嘉隆、大施巷、西山下等周边8个村划入,1958年改为马渚管理区,1961年又改为马渚人民公社。1983年复为马渚镇。1992年云楼、斗门、开元、青山4乡并入马渚镇。2014年辖东一、金马、下叶3个社区,庙前、渚北、姚家、大施巷、马漕头、斗门、瑶街弄、长泠江、开元、全佳桥、沿山、下沙畈、大将桥、渚山、乐安湖、四联、菁江渡、云楼18个行政村。
马渚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,温和湿润,雨量充沛。
马渚镇地处姚西平原,并有部分丘陵。境有渚山、峨眉、狮子等山,河流以杭甬运河及长泠江、青山港为主干道连接各支流交叉成河网。土壤以潴育型和脱潜潴育型水稻土为主,质地适中,耕性良好,酸碱度适宜,为优质水稻土。名优特产为西山白杨梅、“龙邦”番鸭、“渚山”大米等。山地以黄泥土和石砂土为主,适宜种植茶、果木等经济林。全镇耕地占84.3%,山地占15.7%。全镇2014年农业总产值5亿,农民人均纯收入20293元,增长10.9%。
马渚镇2014年有注册企业2200家,从业人员36500人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0家,2014年工业总产值218亿元,增长10%;主要产品有汽车配件、日用喷雾、厨卫洁具、光伏电子等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.5亿元,增幅11.2%;财政总收入为5.1亿元,增幅8.4%。集镇现已入驻泰达美家家具市场、余马路农资配送中心、宁波银行、三江超市等现代商贸业态。
马渚交通便捷为姚西的交通枢纽。萧甬铁路、319省道、杭甬运河、杭甬高速余慈连接线均穿境而过。
马渚镇内有余姚市第七中学,镇成人职业学校,镇初级中学,镇中心小学,镇中心幼儿园,镇文体中心、卫生院。另有镇文化站1个,村文化活动中心21处,文化中心户73户,各类图书室22个,藏书10万册。
境内有秦始皇南巡遗迹饮马谭,渚山及饮马桥(1982年重修)等,迄今犹存。有渚山公园等名胜景区,并建有中国农机博物馆。
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信息已访问:5616次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
|
|
|